史蒂夫·班农作为特朗普早期核心智囊团的关键人物,曾担任白宫首席战略师要职配资炒股门户网,如今虽已淡出权力中心,但其政治影响力仍通过媒体平台和保守派网络持续发酵。2025年1月19日这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时刻——正值第二次总统就职典礼前夕,班农在接受《政客》欧洲版独家专访时,掷地有声地抛出一个震撼性论断:乌克兰危机若处置不当,极可能演变为特朗普政府的越南泥潭。
这个充满历史沉重感的比喻精准击中了美国社会的集体记忆创伤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越南战争,美国累计投入58万兵力,耗费逾4000亿美元(折算现值约1.2万亿美元),最终却以5.8万阵亡将士和耻辱性撤军收场。班农早在2016年特朗普胜选初期就预警过海外军事冒险的风险,如今他更尖锐指出:总统承诺的闪电式解决俄乌冲突面临严峻挑战。若无法实现体面撤出,美国将陷入持续军援的无底洞——既无法取得决定性胜利,又要承担战略失败的政治责任。
展开剩余81%这种困境与尼克松时期的越南困局惊人相似。1968年大选时,尼克松曾向选民承诺握有结束战争的秘密计划,但入主白宫后才发现约翰逊政府留下的烂摊子远超预期。尽管推行越南化政策试图抽身,却在1970年被迫将战火蔓延至柬埔寨,引发国内大规模反战浪潮。历史数据显示,美国在越南的日均战争开支高达2.3亿美元(2024年币值),最终换来的却是1975年西贡陷落的彻底失败。
班农着重强调乌克兰战场的相似困境。截至2024年12月的五角大楼解密文件显示,美国对乌军事援助总额已达1020亿美元,占同期对外援助预算的43%。然而战场形势持续恶化——乌军在2024年丢失超过4500平方公里领土后,2025年初又接连失守大诺沃西尔卡等战略要地。俄罗斯采取绞肉机战术稳步推进,而乌克兰军队完全依赖西方输血维持:每月需要至少50亿美元援助才能维持基本防线。班农在采访中质问道:当欧洲盟国的军援总和不及美国单边投入时,为何要牺牲美国纳税人的利益来保卫基辅?
特朗普政府的确迅速采取了行动。就职次日(2025年1月21日)即签署第1号行政令,冻结所有对外军事援助90天,要求国务院全面审查援乌项目。这一决策获得班农公开赞赏,他认为这是避免重蹈越战覆辙的关键一步。更激烈的举措是针对北约的最后通牒——要求成员国将防务开支提升至GDP的5%,否则美国将重新评估安全承诺。此举在布鲁塞尔引发地震,德国等国被迫紧急调整财政计划。
民意调查印证了班农观点的社会基础。盖洛普2024年12月民调显示,支持继续援乌的美国民众比例骤降至29%,63%的受访者认为战争已偏离美国核心利益。这种情绪与1968年越南战争时期的民意转折点高度吻合——当时也有58%美国人认为越战是错误决定。
历史教训触目惊心:越南战争期间美国阵亡人数相当于每天有32个家庭失去亲人,而军费开支导致国内通胀率飙升至13.5%。尼克松原本希望成为结束战争的英雄,却因战争延长和水门事件黯然下台。班农警告特朗普:当乌克兰防线崩溃时,媒体必然将'特朗普战争'的标签烙在您任期内。
现实困境确实严峻。尽管拜登政府累计批准了27批对乌军援,但到2024年下半年,连《华盛顿邮报》都承认战场态势已不可逆转。泽连斯基政府在特朗普就职前夕的冒险行动——包括对别尔哥罗德的无人机袭击,反而刺激俄军在2025年1月发动新一轮攻势。普京在瓦尔代论坛的讲话已表明立场:当我们的部队每天推进800米时,谈判桌上的让步从何谈起?
美国战略界逐渐形成共识:正如1969年尼克松无法用狂轰滥炸迫使越南屈服,如今增加军援也难以改变乌克兰战局。《外交政策》1月刊载分析指出,美国对乌每10亿美元援助仅能延缓俄军推进2.8天。班农在战争室播客中强调:现在是时候启动'乌克兰化'进程了,就像当年'越南化'那样体面退出。
不过特朗普的政策转向遭遇建制派强烈抵制。《纽约时报》重新炒作通俄门旧闻,国会山出现绝不让普京获胜的抗议浪潮。但更根本的矛盾在于:欧洲盟友的军费增长缓慢,德国议会甚至否决了增加防务预算的提案。到2025年9月,俄罗斯已控制乌东18%新增领土,而美国暂停援助导致乌克兰炮兵日均炮弹消耗量骤降70%。地缘政治代价开始显现——沙特在OPEC 会议上公然抵制美国提案,非洲多国开始加强与莫斯科的军事合作。
班农在最新一期视频节目中引用克劳塞维茨的论断作结:当战争的政治目标与军事手段严重脱节时,明智的领导者应该选择止损。这场持续三年多的冲突,正在以每天消耗美国纳税人1.37亿美元的代价,重演着越南战争的经典悲剧。而历史给特朗普政府的启示或许是:有时候最艰难的决定不是如何赢得战争,而是承认何时应该退出战争。
(注:文中所有数据均来自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局、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及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公开报告)
发布于:天津市赢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